湘桔茶韵 润泽童心
——在长沙市雨花区桔园小学中开展茶文化课程与活动实践
校长仰慧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桔园小学创办于1997年,是一所年轻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学校秉承湖湘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以桔小“和真静怡”校训育人,以传承经典文化、筑一方净土、润一片心灵为首任,自2015年来,开展茶文化在小学校园的实践,是长沙市首个“茶文化特色学校”。
中国茶文化融合佛教、儒家、道教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是通过沏茶、赏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特、博大精深的中国中华传统文化,所涵盖的优秀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价值观等,在深刻记录前人智慧的同时,赋予了这种文化以传承性和现实性,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茶文化,其作为一种新元素进入到小学校园中是时代与教育所需。
打造小学茶文化特色,落实传统文化入校园,我们具体从以下三点来实施:
一、文化育人:营造浓厚茶香特色氛围
从2015年,我校着力营造茶文化氛围,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建立校园茶文化走廊,四怡堂茶艺展厅、师生茶艺教室。2015年12月,学校种植300余株茶树,建成一小片茶园,取名“茗静园”,这一片茶园就成了学校茶文化实践的基地。初春,我们带着学生采茶、制茶、品茶;夏初,我们带着孩子观察茶树的生长变化;秋起,我们带着学生采摘秋茶或制作茶叶标本……
除此之外,我们还编创了《茶席设计》辅助读本,并以茶壶为原型自主设计了校园茶文化吉祥物“和和”“真真”“静静”“怡怡”。
二、活动育人:开展丰富多样的茶相关学生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2016年开始,桔园小学开展茶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我们在学校里招募热爱茶文化的家庭和学生,成立了的桔园小学“桔香茶韵”茶艺社团。在学校以茶诗、茶舞、茶礼、茶艺为载体,用学校大型茶会、传统节日、艺术节、茶博会等活动传播茶文化。确定了校园茶文化节,每年上学期的母亲节“母爱如茶”传承孝文化主题茶会活动,下学期的“品茗话中秋”“诗歌与重阳”主题茶会,这些主题茶会活动,深入人心,深得家长、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
三、课程育人:成立了茶教研组,校本茶文化课纳入课程设置
知识的学习除了实践更重要的是教学课堂,为了在全校普及茶文化知识,2015年11月中旬,我们启动教材编写工作,茶艺教研组利用课余、周末、寒暑假时间编撰具有桔园特色文化的茶艺校本教材。2016年3月,学校第一册茶文化校本教材《桔园茶香》试用稿定稿;4月,茶艺校本教材《桔园茶香》正式进课堂;10月,茶席书册《桔香茶韵之话说茶席》新鲜出炉。2017年,第二册《茶香茶俗》编撰完成并进入课堂。2018年,学校茶文化工作小组结合课堂教学效果和问题进行反复探讨,把原有的两册茶校本教材推翻重新编撰。2019年,我们又续编了全新的茶文化教材。
同时,我校还申报了区级课题《核心素养领域下小学茶文化教育探索》现已进入研究阶段。
四、收获与展望
随着茶文化深入校园,我们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与收获。
1.美育童心
一杯香茗、一方茶席……返璞归真,展现了与“破洞牛仔裤”西方现代美所不同的经典东方传统美,传统文化之美,美在意境,美在文化,美在汉赋、唐诗、宋词。“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让学生理解了松柳泉石之畔,一席、一炉、一茶……古色古香之美!学生学习功夫茶,了解了与以往喝茶方式相比,可以增加仪式感。泡茶,品茶,让学生领略了崇尚自然的东方文化之美。在帮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茶之美,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A.美在眼中:听经典、赏茶艺,觉四季、观细微。
学校配合茶文化,开设了扬琴社团,其经典节目《琴韵茶香》配合少儿茶艺表演同时,重新诠释了经典曲目《高山流水》。今年,我们将唐代煎茶、宋代点茶和近代泡茶的技艺进行学习,创编了唐宋现代茶文化传承情景剧。让学生在观剧中拓展了视野,感受中华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在日常教学之中,我们的茶文化课堂之上,教师带孩子在茶园观察茶树四季的变化,制标本、绘节气等活动引导孩子生静慧之心。
B.美在手中:泡香茗、摆茶席、制茶宠、绘茶事。
茶文化课程纳入常规课表,在茶文化课堂上,孩子学习泡茶、设计主题茶席,所设计的茶席学校编辑成茶课辅助阅读书《桔香茶席之美》,茶文化还融入到语文、数学、美术、科学、音乐、体育课之中。以美术课为例,校本课《我的茶具我做主》孩子们欣赏各朝代代表纹样,并自主设计茶具纹样,绘本课绘制茶四联故事,其中《客来奉茶》获得长沙市图文大赛特等奖,入选全国参赛。
C.美在文中:读茶经、品茶赋、书茶诗、撰茶文。
在活动中,我们组织孩子诵读茶经典,《一字至七字诗·茶》《七碗茶歌》等经典,人人朗朗上口。正所谓腹有书香气自华,孩子们读茶诗,阅经典,书经典,写自己的茶故事,成为校园随处可见的风景。
D.美在心中:静生慧、心从容、知美丑、有主见。
如果说美在眼中、美在手中、美在文中,都只是过程。那么,美在心中应该可以说是花开结的果,让孩子在静心中增长了智慧,懂得了是非美丑。
2.德育童心
A.孝在其中
东方文化之美,美在孝文化,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记述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与亲,所当执”的故事依然是经典,给长辈读一篇好文,敬一杯香茗,写一收获卡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感恩。收获卡中记录学生的心声“从小到大,总是看到妈妈会给奶奶奉佳茗。今天,我也给妈妈和奶奶上一杯热茶,奶奶拿茶碗的手微微抖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妈妈、奶奶的喜悦和敬老的幸福”。我们以茶育德,每年评选校园十大孝心好孩子,以榜样引领。
B.有节制、能谦让!
在无我茶会中,公平、分享成为茶会主题,引领每一位孩子依序给每一位同学敬茶。在茶事中的敬茶、接茶互动,让孩子懂得了彬彬有礼,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谦让!
C.轻步走、能细语,知规则、守规范。
在都市嘈杂声中,校园应是一方净土,走道、长廊、图书角能轻踏步,细言语。校园增加一分书卷香,少了一些喧嚣声,在煮水理茶之时,研读经典一刻,心灵多了一寸敬意与文雅。
3.礼修童心
茶文化课中孩子们学会的不只是泡茶的流程与手法,也不仅多读了一则茶诗或茶赋,调息静气之时,举手投足之间,专心致志之中让孩子的心灵对纯善纯美与自然增了一份有敬知礼的底色。茶文化渗透学校这几年中,我们对孩子更进一步的要求与期望——存善意,崇自然!有敬畏,知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