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见,茶叶稀土标准!!
发布时间:
2017-04-15 00:00
2017年4月14日,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信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解读。
其中规定:不再为包含茶叶在内的植物性食品设置稀土限量标准!
这意味着困扰中国茶企26年之久的"稀土超标"问题,最终在各方详细论证和努力之下,得到圆满解决,同时也向消费者传递了,可以放心购买国内合格茶叶产品,不用再为"稀土超标"这一伪命题而惶恐!
普通消费者看到这里,一定会惊呼:稀土超标不是对人体有危害吗?取消茶叶稀土标准,是否是对消费者掩耳盗铃式的"食品安全保护"?普通消费者的心中肯定对此心存疑虑。
稀土元素(Rare EarthElements,REE)共有17种,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15种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
而茶叶中的稀土标准和对人体的作用又是怎么样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CFSA)标准二部副主任王君说:“经反复研究,认为我国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很低,稀土元素的健康风险较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污染物标准制定原则,建议取消稀土限量指标。"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刘新说:"目前来说,稀土的这个标准,在全世界没有这么一个标准,应该是中国绝无仅有的。在出台的时候也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出台的时候非常仓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施稀土的这个标准,也不知当时为什么会制定这个标准。"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杨秀芳说:"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2 mg/kg的允许限量,与稻谷、玉米、小麦等粮食相同,人们每天所消耗的茶叶不到20克,远远低于以上粮食作物的量,(从这个角度)标准指标欠科学。"
中国茶叶科研界最具分量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先生,他说"其实,在国际上并没有关于食品中稀土标准的限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都未对任何稀土元素予以评价。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也没有相关标准。"
根据陈宗懋院士主导的研究数据显示,在我们进食的各类食品中,镧、铈、钇平均含量较高,三者含量之和约占总稀土元素总量的63.87%。
所以选这三种元素为代表进行风险评估,用小鼠进行不同剂量的喂养试验。试验结果是:镧、铈、钇的无作用剂量分别是10.3mg/kg、129.0 mg/kg、29.1 mg/kg。
根据试验结果,使用200倍不确定系数,计算出镧、铈、钇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再选择三者ADI中最小的镧的ADI值51.5ug/kg作为总稀土元素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值。
研究得出的结果是:无论是一般人群,还是高暴露人群(长期饮用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的紧压茶人群),即使加上日常其他膳食中稀土元素的摄入量,总数也仅占ADI值的3.5%,稀土元素的暴露量不会对饮用者的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茶叶稀土标准取消,将带来什么?
第一、 稀土限量标准的撤销,将为茶叶出口破除壁垒。
福建省安溪县主管茶叶的政府负责人也曾表示,由于我国自身设定的茶叶稀土标准,成为我国茶叶对外贸易壁垒,希望该标准的撤销,能够消除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误解,并进一步促进中国茶叶出口。
第二、 稀土限量标准的撤销,将为茶企发展解除桎梏。
而现在稀土限量标准的取消,更正了茶企多年遭受的不公,也为茶企发展助力。
第三、 稀土限量标准的撤销,不代表轻视食品安全。
陈宗懋院士在谈到稀土限量标准取消后,表示:"标准的撤销不意味着茶叶生产可以忽略稀土元素的安全性,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还是要清洁化,确保食品安全。"
"对于茶叶中稀土元素的来源,我们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溯源分析,包括土壤的因素、不同种类茶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差异、茶树复合肥和催芽肥的因素等等,以便进一步从根源上降低茶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保障茶叶的饮用安全。"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浏正街48号
邮编:410005
电话:0731-84422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