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宁:突出生态有机特色 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发布时间:
2017-03-09 00:00
突出生态有机特色 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2017湖南省茶叶工作会议"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经验交流
常宁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 梁宇琦
(2017年3月1日)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101万。我市发展茶叶产业具备良好基础和优越条件,现有茶园7.79万亩,是全省茶叶传统产区之一,是全省、全国生态有机茶之乡和全国重点产茶县。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塔山山岚茶”公共品牌,茶叶商品多次荣获省茶博会金奖、中茶杯名优茶大赛一等奖等荣誉,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高规格组织。衡阳市委高度重视和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市委书记周农同志多次调研,并提出要以发展茶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我市市委、市政府自2013年以来,坚定沿着“两油两叶一加工”的格局,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力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组建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华任组长的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发了《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茶叶产业的实施意见》(常政发〔2013〕51号),市财政每年按不少于600万元的标准设立了茶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各相关部门整合资金、技术力量全力支持茶叶产业发展,近几年已投入1.5亿元按茶旅结合模式改造了茶叶产区的基础设施。
二是高起点规划。我市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开展了深度合作,在发展规划、技术培训和产品研发方面得到了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按照省茶叶研究所编制的规划和湖南农大专家团队的指导意见,我市始终坚持生态有机标准,严控化肥农药使用,推广有机肥料和人工除草及频振杀虫灯、黄板等物理灭虫,按照“一带一园一廊”格局(即天堂山生态有机茶带、天湖周边生态有机茶园、西江沿线生态有机茶廊),大力发展高山生态有机茶,确保2020年全市高山有机茶园发展到10万亩。同时,我市将发展茶叶产业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全市从事茶叶产业的农户共有4600多户约1.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18户614人),人均因茶增收4000元以上。按照茶旅结合规划了一批旅游观光茶园,建成了一批有茶乡特色的宾馆、农庄等旅游接待设施,带动了茶叶产区的旅游发展。
三是高标准建设。突出生态有机特色抓基地建设。2014年以来,我市以每年新增高山有机茶园1万亩的速度,共新增高山有机茶园3.79万亩,已建成塔山瑶族乡、天堂山办事处等2个茶叶生产专业乡和狮园、鳌头等10个茶叶专业村。其中,塔山瑶族乡被评为全省茶叶“千亿产业十佳示范乡镇”,狮园村被评为湖南茶叶“十大最美茶园村”。我市列入“十三五”期间全省优势产业布局重点县范围,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行列,获评为“全省生态有机茶之乡”“全国生态有机茶之乡”。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茶叶企业。现有茶叶企业已全部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和改造,已有1家企业跻身省级龙头企业行列,4家企业评为衡阳市级龙头企业。瞄准全国和全省名茶打造“塔山山岚茶”公共品牌。通过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各类赛事展会,茶叶商品已荣获省茶博会茶祖神农杯名优茶评选金奖、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中茶杯名优茶大赛一等奖、省茶叶学会“湘茶杯”名优茶大赛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等权威赛事奖项。
今后,我市将继续突出生态有机特色,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做大做强基地。始终坚持生态有机标准不动摇,确保每年新增1万亩高山有机茶园。调整和完善财政奖补制度,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茶旅结合、提高茶树成活率、推动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和生态茶园建设、促进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防止重建轻管,促进新建茶园良性发展。
全力打造品牌。细化公共品牌管理使用办法和细则,全力打造“塔山山岚茶”公共品牌。积极、有序、规范参展参赛,全年获取省级以上权威赛事金奖不少于3项,并力争国家级权威赛事金奖零的突破。全面完成相关企业、合作社的有机认证和SC认证,抓好“地理标志商标”、“中华老字号”、“衡阳市知名商标”的申报,扩大“塔山山岚茶”公共品牌的含金量。积极参与各类外宣活动,扩大在微信、网络等新媒体的宣传,争取在中央7套、湖南卫视茶频道专题宣传我市茶叶产业,扩大品牌影响。
优化企业服务。整合“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国家现代农庄项目、省市龙头企业、茶旅结合项目等涉农、涉茶项目,充分利用项目资金支持,促进茶叶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帮助企业加强与省茶科所、湖南农大专家教授的沟通协作,在各类认证、技术培训、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主动、更便利的服务。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浏正街48号
邮编:410005
电话:0731-84422939
